四川美人靠生產
美人靠出自明清時期的徽式建筑。中國南方的民居,徽式獨具一格。粉墻黛瓦,庭院深深,內有天井。庭院樓上的天井周邊,設有走廊和欄干,欄干邊上的美人靠,與雕梁畫棟、藻井花窗構成庭院里的樓閣之美。古代女孩不能輕易走下閨閣,自然會有寂寞和煩悶,只能倚在閨房門前的美人靠上,遙望天井上空的藍天白云,窺看出入自家門樓的過往賓客。美人靠的靠背為弓形外突,超出欄干,有臨空懸飛的形態,所以又叫“飛來椅”,這給中規中矩的徽式庭院增添一點飄逸。
長長的美人靠可坐可倚,也可供人躺下。它的靠背彎曲,像鵝的頸項,所以又叫“鵝項靠”。美人靠出自江南水鄉的干欄式建筑,“鵝項”與吳語的“吳王”讀音相近,而吳王擁有美人西施,便引起人們很多關于西施的聯想。西施是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的美人,不知壓抑著多少憂愁。古人解憂,往往臨水登樓,眺望青山遠水和遙遠的故鄉。人們想象西施也會登樓解憂,倚靠在鵝項靠上,就把鵝項靠叫成了美人靠。這樣的傳說很美麗,卻與歷史不相符合,因為中國到了宋代才有椅子出現。